找到相关内容60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藏密素食观——索达吉堪布

    一样的我,有次在苦行修持时,正以等空自解脱生圆次第双运法观想观音菩萨的当口,自身有质碍的躯体忽然隐没,一变而为呈现光明身的观音菩萨。仿佛升到虚空当中,此时我开始依靠自证光明境界向下方观望,结果一下就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3076324.html
  • 药师经析疑——弘一大师

    众妙资具,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。恶梦恶相,诸不吉祥,皆悉隐没,不能为患。或有水、火、、刀、毒、悬崄、恶象、狮子、虎、狠、熊罴、毒蛇、恶蝎、蜈蚣、蛐蜒、蚊虻等怖。若能至心忆念彼佛,恭敬供养。...欢乐;于其国中,无有暴恶药叉等神,恼有情者。一切恶相,皆即隐没。而刹帝利灌顶王等,寿命色力,无病自在,皆得增益。 【问】:依前所说供养之法,何谓依前耶? 【答】:秋篠云:谓应依前七日七夜,自受持斋戒...

    弘一大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0576407.html
  • 无上的智慧——文殊菩萨

    圣众万余人在其中,直到吃粥完毕,才隐没不见。法照心疑,询问诸僧,时有嘉延,昙晖二师,曾到过五台山,谓其所见,正是五台山圣境。法照遂兴起朝礼五台山之念。   大历四年,衡州湖东寺,启建九旬五会念佛道场。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3979222.html
  • 密教纲要 一

    。平等开发一切众生善根。乃至世间出世间殊胜事业莫不由之成办。又如重阴昏蔽。日轮隐没。亦非坏灭。猛风吹云。日光显照。亦非始生。佛心之日亦复如是。虽为无明烦恼戏论重云之所覆障而无所减。究竟诸法实相而无所增...

    王弘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3580097.html
  • 《禅宗与心理分析》五位

    ,他从花道步出,走向凝视着他的观众。他动着而犹如没有动。他表现出老子的无为之为的教训。同样,禅者永远不是显目的,他总是自我隐没的,全然不矫做的。当他宣称自己为“至尊者”时,在他的外在没有任何形迹显露出...

    铃木大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14980897.html
  • 水陆法会小考

    仁岳(992—1064)撰写了《释迦如来降生礼赞文》、《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}、《南山祖师礼赞文》等,反映了宋代礼忏的盛行。他在  据传水陆法会是梁武帝时,由于宝诗的劝勉①,开始启建,陈隋时隐没不传,后...

    牧由谛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3584366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[一]

    泯相见性,是为体性虚空。 体性虚空常有光明如花,是为体性虚空华光三昧,诸佛入此三昧而隐没,辞退华藏世界,此没彼出,还到自己的国土。 阎浮提,菩提树下,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出。 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9420687080.html
  • 从六师外道的考证而说到般若与业力

    说而会通之,即知苦行外道及宿作外道之称所由来,《俱舍光记》又称为露形外道,又此外道说一切法不一不异,亦一亦异,又从一男一女之和合而生一切有命无命等,而其离散隐没,即为涅槃,见提婆之《四宗论》、《涅槃论...

    威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8101087105.html
  • 圣者龙树菩萨略传

    夺,各人手中所获均完整不破者,是乃释迦佛教法分十八部,虽复如是而佛教法亦未破坏之兆;如王所梦有多人众聚集一处。互相斗争论竞是非者,是释迦遗法以互相争斗竞辩而趋至隐没之兆。’”   得见此经之后,声闻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501588763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研究

    竟于一日读《楞严经》时,娑婆隐没,庄严佛土现前(见《影尘回忆录》)。因此,只要虔诚精进,痛思深义,就一定会境界现前,开悟成道。念佛也同样如此,“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”,即入念佛三昧。   随着时代的...

    曾琦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2091575.html